自疫情爆发以来,间充质干细胞的巨大潜力逐渐展现出来,其治疗新冠肺炎的潜在益处也支持了全球相关试验的快速启动。那么,这些潜在价值到底表现在哪里?近日,发表在《干细胞转化医学》(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杂志上的系统性文献综述和随机效应的荟萃分析,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答案。
文章分析结果向人们展示了三点:首先,大量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参与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并且未出现不良严重反应,这一发现与美国以及全球范围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其他疾病所取得的安全性相似,这提供了低风险的证据;其次,分析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死亡率和改善肺功能的益处;第三,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减轻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生理和免疫反应,这种潜在的作用机制在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也得到了证实。
也正是因为如此,间充质干细胞成为了此次抗疫重要的力量。面对新冠疫情,间充质干细胞(MSC)因为免疫调节特性,在再生医学、免疫炎症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间充质干细胞或可有效治疗炎症性肺部疾病 间充质干细胞或可有效治疗炎症性肺部疾病]()
今年3月,由上海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机构合作的临床项目已经发布了初期数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显著改善7名新冠肺炎肺炎患者的肺功能,部分病人痊愈出院,这无疑是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
早在2003年,间充质干细胞对肺部免疫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在动物模型中被证实;2004年,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临床案例被报道。此外,今年多项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公布了结果。这些都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肺部的免疫炎症性疾病具有治疗潜力。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成为一些炎症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候选药物,尤其是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中,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了显著改善完全应答率和总体存活率的作用。此外,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强大的抗纤维化作用,可以减轻肺纤维化。
截止2020年5月,ClinicalTrials.gov上共有68项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部免疫炎症性疾病,其中31项是针对新冠肺炎,10项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0项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6项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
总得来看,目前大量研究和部分临床试验数据已经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还需要我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继续推进临床试验的进展,也需要人们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临床数据的进一步反馈。相信间充质干细胞一定会给免疫炎症性肺部疾病带来更多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