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免疫力”指的是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科学的说法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即由免疫细胞、组织、器官及免疫分子组成的人体自身防御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任何可以快速增加免疫力的食品和保健品!当人体的免疫严重缺陷时,再强大的医疗条件也无能为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治未病”,在身体健康没有受到严重威胁时主动干预,主动改善。
众所周知,免疫细胞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它们在抗病毒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类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细胞,即T细胞和B细胞两种,它们是对抗病毒、清除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主力军和核心力量。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内的新生细胞数量会越来越赶不上衰老以及死亡的细胞数量,入不敷出,这其中也包括免疫细胞。细胞质量跟不上,“战斗力”也会随之下降。这个时候,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间充质干细胞(MSCs)特有的替代以及修复功能,可以提升现有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包括巨噬细胞、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在微环境的诱导下,自动识别免疫细胞中的“老弱病残”: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同时,自行分化以替代受损或老化细胞。从而使原有战力下降的“免疫军团”,重振旗鼓,提升整体战斗力。
当病毒、细菌大举进攻人体的情况下,人体内会形成炎症环境。间充质干细胞(MSCs)利用自身的旁分泌功能,在人体微环境诱导下,通过分泌抑制炎症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改变组织细胞所处的微环境,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抗感染能力。
除此之外,MSCs不仅自己是人体的“修理工”,还充分发挥着“榜样”的作用,对周围的细胞们产生正面的影响,促进细胞们积极工作,修复我们的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健康的内环境。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开展,干细胞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与各类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逐渐被揭露,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研究中。目前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信未来,干细胞会给更多的免疫相关疾病带来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