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Aβ)在脑中的积累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个决定性特征。出现临床症状的AD病患者,其脑中含有较大的β-淀粉样蛋白(即斑块)。科学家们认为,Aβ依赖性神经元过度活跃是导致AD早期阶段特征的回路功能障碍。
近日,这一研究假设有了新的突破。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科学家首次阐释了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重要神经功能障碍的原因和机制,他们发现谷氨酸在活跃神经元周围的持续聚集可导致神经元遭受过度的病理性刺激,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学习机能和记忆丧失的关键因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8月9日的《Science》杂志上。
![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机制 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机制]()
来源:《Science》
在该实验中,科学家们使用Aβ-淀粉样变性的小鼠模型来显示通过抑制谷氨酸再摄取来启动过度活化,并探讨了AD小鼠模型中这种多动的细胞基础。Aβ介导的超活化与仅在活跃神经元中的突触传递缺陷相关,较活跃的神经元具有较高的过度活化风险。来自人类AD患者的含有Aβ的脑提取物维持了这种恶性循环,强调了这种病理机制在人类中的潜在相关性。
研究结果表明,β-淀粉样蛋白阻断谷氨酸的再摄取为神经元过度活跃的主要机制。β-淀粉样蛋白分子可阻止谷氨酸的突触间隙转运,继而导致高浓度的谷氨酸在过度活跃神经元的突触间隙中持续聚集。
这一研究发现独辟蹊径,聚焦于过度活跃的神经元,成功揭示了AD发病早期神经元过度活跃的原因和触发因素,为临床早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资讯出处:
[1]Benedikt Zott,Manuel M. Simon,et al.A vicious cycle of β amyloid–dependent neuronal hyperactivation[J].Science,2019,(8):559-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