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每天有超过1.2万人确诊患癌[1],换言之,平均每分钟就会产生约9位癌症患者,癌症成了越来越多人绕不开的话题。
![趣说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疗法四大癌症治疗手段的前世今生 趣说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疗法四大癌症治疗手段的前世今生]()
人类从未停止与癌症的“战斗”,从上个世纪主流的放疗、化疗,到后来的靶向治疗,再到当下火热的免疫疗法。癌症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患者生存期也越来越长,但对于这些治疗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今天我们就来浅聊一番。
化疗
芥子气,竟是癌症化疗药物的前身
说起癌症,多数人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词便是“化疗”。确实,化疗是目前癌症治疗中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之一。
或许你不知道,世界大战时期臭名昭著的化学武器—芥子气,竟是癌症化疗药物的前身。
科学家在对芥子气中毒的士兵进行研究时发现,这种毒物对士兵们的骨髓造成了永久性的损伤,使骨髓无法继续产生血细胞。这一惊人发现振奋了整个科学界,因为癌细胞和血细胞一样,都能快速自我复制,这意味着芥子气是不是有望用于遏制癌症呢?
![趣说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疗法四大癌症治疗手段的前世今生 趣说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疗法四大癌症治疗手段的前世今生]()
20世纪30年代,有研究者针对这一想法进行了验证,他们从芥子气中提取复合物通过静脉注入到癌症患者体内,患者病情居然得到了缓解!此后,历经无数次尝试,世界上第一种化疗药物——烷化剂终于在1942年面世,直至今日,它还在临床中使用。
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的手段,化疗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通过影响癌细胞的DNA、mRNA、蛋白质的合成,或者干扰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来发挥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趣说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疗法四大癌症治疗手段的前世今生 趣说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疗法四大癌症治疗手段的前世今生]()
虽然如今市面上的化疗药物多达上百种,但很多癌症患者仍然十分抗拒化疗,并且认为这是一种“加速死亡”的治疗方式。其实,化疗药物是一种“没有感情”的细胞毒性药物,它不辨“敌我”,无论是癌细胞还是正常细胞,统统实施无差别攻击。这也是为什么患者化疗后会出现脱发、呕吐、乏力等一系列骇人的副作用的原因,因为毛囊细胞、肠道黏膜细胞、皮肤表皮细胞及骨髓细胞等生长快速的细胞会第一时间被化疗药物“波及”。
放疗
一种被低估了的癌症治疗手段
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从此,人类多了一种与癌症周旋的手段。
放疗被称为一把“无形的手术刀”,其本质是利用聚焦的高能量的放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使其失去再生能力从而杀伤癌细胞。除X射线外,γ射线和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和重离子都是当下癌症放疗的常见辐射类型。
临床上,约70%的癌症患者都需要接受放疗[2]。放疗可以单独发挥作用,例如淋巴类肿瘤、精原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对放射高度敏感的肿瘤,单独放疗就能取得临床根治性效果。放疗也可以与手术、化疗、靶向等手段结合使用,如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实体肿瘤术后都需要放疗巩固。
![趣说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疗法四大癌症治疗手段的前世今生 趣说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疗法四大癌症治疗手段的前世今生]()
放疗还是皮肤癌、舌癌、扁桃体癌、口腔癌等一些无法进行手术切除,切除后将严重影响应用功能的癌症的理想选择。还有一些局部晚期癌症或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的患者,姑息性的放疗能缓解疼痛不适,延长生存期。
值得一提的是,放疗十分讲究“剂量”。例如,脊髓能承受最高的放疗剂量是50Gy(放疗剂量的单位),如果超过50Gy,患者或将因此瘫痪。同时,患者某个部位曾有过放疗史,那该部位可能无法接受第二次放疗。放疗后的常见不良反应有照射部位皮肤损伤、呕吐、发热、免疫力降低等。
靶向治疗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或许你并不了解什么是靶向治疗,但有一种大名鼎鼎的靶向药你一定听说过,那就是格列卫。没错,就是徐峥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救命药——“格列宁”的原型。
什么是靶向治疗呢?主流观点认为,癌症来自基因突变。其中,有一些基因突变被称为“驱动基因”突变。靶向治疗是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对症下药的方式,靶向药物进入体内会主动选择致癌位点相结合并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其他正常组织细胞。相比于化疗和放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更精准的癌症治疗方式。
![趣说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疗法四大癌症治疗手段的前世今生 趣说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疗法四大癌症治疗手段的前世今生]()
靶向治疗虽然拥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少,无需住院,可居家口服用药等优点,但仍然存在两大亟待解决的难点:
1、首先要知道是什么“锁”,即明确癌细胞突变类型,了解是否携带相应的靶点。如果“钥匙”与“锁”不匹配,不仅完全无效,还会耽误治疗。
2、耐药性是靶向治疗的另一大难关,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进化,靶向治疗一段时间后几乎无一例外会出现抗药性,导致换药频繁,影响患者寿命。
靶向药并不是“万能药”,癌症患者能否使用靶向治疗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免疫疗法
冉冉升起的新星
2013年,癌症免疫疗法获评nature杂志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头条。
2018年,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免疫治疗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2020年,国内上市的首个PD-L1单抗开启肿瘤免疫治疗新征程……
如果说,前三种治疗方式是将目光着眼于癌细胞,那么,免疫疗法则是通过激活体内的免疫细胞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特异性地清除肿瘤微小残留病灶、抑制肿瘤生长,打破免疫耐受的治疗方法,也是一种“强己”的方法。
人体的健康仰赖健全的免疫系统。人体免疫系统由骨髓、脾脏、淋巴结等免疫器官,自然杀伤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和众多免疫分子组成。其中,免疫细胞就像警察一样,严密监视着癌细胞的动态,一有“叛军”冒头,便当场歼灭。当肿瘤能被检测到时,癌细胞其实已经逃脱了免疫细胞的监视。这也意味着,人类已输了第一步,免疫治疗需要重新发动免疫系统来控制恶性肿瘤。
目前的癌症免疫疗法主要分为五大类,过继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阻断剂、非特异性细胞治疗、免疫调节剂与癌症疫苗。当下,越来越多的癌症有机会使用免疫治疗,如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宫颈癌、卵巢癌、膀胱癌、肾癌、恶性黑色素瘤等。
当下,越来越多的免疫疗法纳入医保范围,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总结:再多的治疗手段,都不如不患癌!
我们身上的细胞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替换,但在细胞更新过程中,身体会不断产生一些癌变细胞。免疫力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癌变细胞消除掉。张文宏曾表示,“哪一天免疫力跟不上,我们最终就会输掉这场与癌症之间的战斗。”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简称NK细胞),是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医学界誉为“抗癌的第一道防线”、“广谱抗癌细胞”。
![趣说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疗法四大癌症治疗手段的前世今生 趣说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疗法四大癌症治疗手段的前世今生]()
NK细胞在体内游走一周,只需要6分钟,24小时可循环240圈[3]。研究发现,一个NK细胞在“一生”中可为人体消灭27个癌细胞。面对善于“伪装”的癌细胞,NK细胞能实现精准排查,不错过一个漏网之鱼。NK细胞对人体内的癌细胞有十分强烈的毒杀作用,接触后5分钟內就能将癌细胞杀死。
如果体内有足够多、足够强的NK细胞筑起免疫细胞“长城”,就能及时发现并杀死病变细胞,从而有效避免癌症发生。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40岁以后,NK细胞活性会不断减弱,癌症风险与日俱增。若提前存储NK细胞,当未来不幸罹患癌症时,可将它“召唤”至体内增强免疫力,提高对体内癌细胞的清除能力,辅助增加癌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
存钱不如存健康!存储NK细胞就相当于为自己买了一份生物保险,未来将为我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3] Nature期刊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