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据显示:一个人从40岁开始,随着年龄增长,患癌概率显著上升,活到74岁,累积患癌率21%;活到85岁,累积患癌率36%。可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因其他原因死亡,那么到头来有1/3的可能就是:癌症。
![别上当了,含“肿瘤标志物”的体检不能防癌! 别上当了,含“肿瘤标志物”的体检不能防癌!]()
www.pexels.com
近年来,号称能够灵敏捕捉癌细胞动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备受民众追捧。那么,它真的能达到防癌的目的吗?
让我们来揭开“肿瘤标志物”的神秘面纱
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
临床上,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对原发肿瘤的发现、肿瘤高危人群的筛选、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发展程度的判断、肿瘤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价以及肿瘤复发和预后的预测等,而不是用于体检。
虽然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但良性肿瘤、炎症、增生性病变等都有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例如,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是PSA,而患有前列腺炎的病人该项指标也可能会有所升高[1]。
![别上当了,含“肿瘤标志物”的体检不能防癌! 别上当了,含“肿瘤标志物”的体检不能防癌!]()
www.pexels.com
针对目前被“滥用”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林丽珠曾表示:“肿瘤标志物并非百分百灵敏[2],莫让肿瘤标志物检测成为‘夺命帮凶’”!
与此同时,各大媒体也曾相继曝出“有人肿瘤多处转移,标志物仍显示正常”、“体检发现肿瘤的人群中,只有10%的标志物异常”等新闻。
由此可见,依靠肿瘤标志物检测来判断是否患癌是非常不可取的!
那普通人想要防癌有什么靠谱的项目推荐吗?
瑞思坦生命科学委员会主席焦守恕教授带领科研团队经过十余年的科研攻关研究发现,细胞的致癌基因在突变过程中复制、转录、翻译、表达各个阶段形成的细胞发生癌变的信号。不同类型的癌症,也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特异性因子。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癌症早期的特异性因子的浓度,即可判断癌细胞的大致数量及癌症形成的进程。
![别上当了,含“肿瘤标志物”的体检不能防癌! 别上当了,含“肿瘤标志物”的体检不能防癌!]()
原创图片,请勿盗用
目前,癌症超早期预警检测已能够同时筛查男女各10项高发癌症风险,旨在帮助更多人及早预防,把癌症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别上当了,含“肿瘤标志物”的体检不能防癌! 别上当了,含“肿瘤标志物”的体检不能防癌!]()
原创图片,请勿盗用
如果检测发现有形成癌症的风险,此时利用人体自有的免疫潜能仍可以降低风险,避免肿瘤形成。比如,人体免疫细胞家族中的重要成员——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自然杀伤细胞)正不断被应用于癌症及其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中。
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它被称作是人体内的“抗癌的第一道防线”、“广谱的抗癌细胞”!将一定数量的NK细胞“召唤”至体内参加“抗战”,专门为免疫系统“扩军”,有望直接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体内癌细胞数量,预防肿瘤生成。
![别上当了,含“肿瘤标志物”的体检不能防癌! 别上当了,含“肿瘤标志物”的体检不能防癌!]()
原创图片,请勿盗用
研究表明,NK细胞越年轻,其免疫活性越好,免疫治疗的效果也就越好。如何能在未来我们有需要的时候用上优质的免疫细胞呢?答案是,细胞存储。
细胞存储是将细胞冻存在0~-196℃低温的环境中,减缓细胞代谢速度,以便长期储存的一种技术。细胞冻存是细胞长期保存的主要方法之一,起到了对细胞保种的作用。在将来需要时,再将其进行复苏并“召唤”至体内“参战”。您今天的NK细胞肯定比明天更年轻,早存储,早给自己一份生命健康的保障。
![别上当了,含“肿瘤标志物”的体检不能防癌! 别上当了,含“肿瘤标志物”的体检不能防癌!]()
原创图片,请勿盗用
最后,温馨提示,免疫力过低、有癌症风险或癌症家族史的人,更应及早树立癌筛与存储意识。让先进的生物技术,为生命增值!
参考资料:
[1] “肿瘤标志物”高就是癌症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217863488520881&wfr=spider&for=pc
[2] 肿瘤标志物非百分百灵敏 - 家庭医生在线肿瘤频道 https://www.familydoctor.com.cn/cancer/a/201303/419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