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Supervision training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400-860-2960
微信平台:restembank
邮箱:services@restembiotech.com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1
你知道吗?人体的健康,是由免疫系统来保障的,因此,免疫系统也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医生”[1]。但谁也不知道,这位“好医生”的医术为何如此高超。直到1975年,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好医生”的“秘密武器”——自然杀伤细胞,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当之无愧的“人类高质量细胞 ”虽然被发现才短短40多年,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披露的报告显示:几乎所有疾病的产生,都与NK细胞的活性明显不足有关!NK细胞的“祖先”来源于骨髓,发育成熟后的NK细胞主要存在于外周血、肝脏和脾脏中。它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核心细胞之一,是可以同时杀伤病毒、细菌、肿瘤细胞、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原创图片,请勿盗用NK细胞不需要接受免疫系统的特殊指令,也不需要其它细胞的配合,自己单独就能识别和攻击外来微生物和体内产生的肿瘤细胞,是当之无愧的“人体抵抗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就像是一直在体内执勤的“巡警”,随着血液到处跑,是不折不扣的“劳模”。更令人惊奇的是,NK细胞在体内游走一周,只需要6分钟,24小时可循环240圈。5分钟内即可将癌细胞、细菌、病毒等歼灭!目前,NK细胞的研究重点主要在预防癌症及其辅助治疗方向。预防癌症主要是利用NK细胞的强免疫功能。研究发现,免疫系统的体力值增强,就能把体内的病毒、癌变细胞等异常细胞一一杀掉,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同理,NK细胞也有望提高癌症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帮助防止癌细胞的转移,造福癌症患者。截至2020年6月,关于NK细胞的临床研究已有761项,涵盖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恶性胶质瘤、B细胞淋巴瘤、肝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等等。从临床试验结果来看,自体NK细胞是安全的,无毒副作用的,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当然了,作为免疫系统的秘密武器,NK细胞的“本领”远不止此,研究发现,它还是“免...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
-
06
-
16
你知道吗?肠道被称为人体“第二大脑”,保护肠道对身体健康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对你很重要的“肠识”!图片来源于www.pexels.com 肠道是我们人体内当之无愧的“营养补给站”,它吸收的营养物质是维系全身各个脏器新陈代谢的原料和动力。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中数以百万亿计的寄生菌,与肠壁内同样数不胜数的免疫细胞一起,形成强大的“保护伞”,抵御食物中病原体、致敏原、致癌物等“坏分子”的侵袭。当这种“前哨站”的免疫屏障功能受损时,会增加包括肠道在内的全身多种组织发生感染、炎症及损伤的风险。 病从口入,哪些饮食习惯正在摧毁我们的肠道? 肠道健康,和吃了什么密切相关。 低膳食纤维饮食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肠道中毒素或致癌物与肠粘膜的接触时间。日常摄入更多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能有助于减少结直肠癌的患病几率。 图片来源于www.pexels.com 研究显示,每日每增加100g红肉(指在烹饪前呈现出红色的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摄入量,结直肠癌风险增加12%。与此同时,高糖、高脂食品,油炸食品,加工肉食品等更容易产生致癌代谢产物。以香肠、培根、咸肉等为例,每日摄入量增加50g,结直肠癌风险飙升16%。 不幸的是,大多数国人在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和不要吃过多红肉、加工肉这两方面做得都不太好。 图片来源于www.pexels.com 此外,作为1 类致癌物的酒精也是结直肠癌有力的“帮凶”。相关研究表明,与从来不喝酒的人相比,有长期饮酒习惯的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显著增加。酒精或可打破肠道益生菌、条件致病菌、有害菌之间的动态平衡,造成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肠道防御癌细胞的能力。 图片来源于www.pexels.com 你说肠炎不可怕,...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6
今年的法网公开赛你看了吗?西班牙名将纳达尔在这个赛季依然表现强势,直落三盘完胜挪威选手鲁德,第14次夺得法网男单冠军。但作为35岁的老将,职业带来的伤病始终是他的隐痛。据媒体报道,早在2013年,纳达尔就曾因膝盖问题而被迫退赛长达七个月之久。图片来源网络公开报道 不仅仅是运动员,膝关节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骨科专家张玉发表示:“膝关节就像机器的轴承一样,会随着年龄、劳动、肥胖等原因而缓慢损耗,结果就是患上膝骨关节炎。”据统计,我国膝骨关节炎患者多达1.2亿人,其中不乏中青年人,如果得不到及时科学的治疗,有致残风险。 膝骨关节炎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女性,究其原因,主要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此外,肥胖也是该病的重要诱因。有研究发现,肥胖女性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女性的4倍,而减肥能明显降低25~50%的发病率。 虽然“膝关节问题”不致命,但患者或许会因此丧失劳动力或致残,并伴随长期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方法往往以消炎、止痛为主,人工关节置换只适用于重症,且有使用年限,膝骨关节炎患者亟需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原创图片,请勿盗用 大量研究表明,自体SVF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 SVF也称血管基质组份(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简称SVF) ,是从人体脂肪组织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含有多种具有修复功能的细胞以及众多生长因子、高浓度富血小板血浆(PRP)和透明质酸(HA)等成分。2001年美国杜克大学的Zuk PA教授发现并命名了SVF,并揭示其具有再生、抗炎和免疫调节三大功效。原创...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2
1983年,“归巢”概念就已被提出。其原本是指循环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有迁移回派生出Ta们的淋巴组织部位的倾向,这一回归现象被称为“淋巴细胞的归巢”。后来“归巢”这一概念逐渐被引申到间充质干细胞。 所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是指当机体遭受损伤时,间充质干细胞会自发去向损伤部位的特质。可以想象为,一支具有智能GPS导航的“修复小分队”在接到“求救信号”后,非常有目的地直奔体内遭受创伤的组织、器官,帮助修复与重建。“归巢”也是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安全有效应用于临床的关键支撑特质。原创图片,请勿盗用 2009年,Krap等建议将“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正式定义为:间充质干细胞在目标组织的脉管系统里被捕获,随后跨越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至目标组织的过程。 2010年,Saito等人首次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能力”。之后,也有大量研究发现,当组织损伤后,间充质干细胞会优先向炎症区域或损伤组织归巢,缺血损伤的组织更能吸引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并且归巢至损伤处能发挥治疗作用。 近年来,许多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干细胞的归巢性使其在治疗疾病尤其是难治性疾病方面,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干细胞归巢作用之一:促进皮肤损伤愈合 研究表明,干细胞归巢机制具有一定的记忆功能。 干细胞会经常性地与免疫系统进行合作,利用对于损伤的记忆,来改善组织以后对于损伤或是致病性攻击的反应,从而加快新伤口的愈合。 创伤或是其他能够引发炎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