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Supervision training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400-860-2960
微信平台:restembank
邮箱:services@restembiotech.com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
-
11
-
23
灵魂拷问:一天24小时,你坐着度过几小时呢? 2017年,《生命时报》联合新华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0%左右的上班族每天有8小时以上的时间是坐着度过的。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全球有200多万人因久坐死亡。久坐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十大致病元凶之一。 长期久坐,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或可致死! 2020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的数据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了我国发病率第一、严重威胁国人身心健康的疾病。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病患者已经达到3.3亿人,每年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一分钟就有1人猝死,究其原因,与长期久坐不无关系。原创图片,请勿盗用 众所周知,肥胖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诱因之一。长期久坐导致脂肪燃烧减缓,没有消耗的脂肪囤积起来,引起肥胖和胆固醇升高,可能堵塞血管,增加心脑血管病患病风险。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心脑血管病正呈年轻化趋势,它不再是老人专属病,年轻人不可掉以轻心。原创图片,请勿盗用 与此同时,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对2000个成年人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久坐不动,钙化物(指在人体内血液和组织间液中呈溶解状态的钙盐)堆积在动脉,会引起动脉硬化。每天多坐1小时,患冠状动脉硬化风险提高12%。研究人员指出,当血管内钙化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狭窄,诱发冠心病。冠心病不仅会引发心绞痛、呼吸急促等症状,当冠脉被完全堵塞时会引起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 不仅如此,久坐的人血液循环减慢,脂肪酸沉积在血管中...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
-
11
-
18
生病了,找医生,开药吃,是大家的统一认知。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是“药”治好了“病”,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今天这篇文章,将颠覆你的认知。 在此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药物的三大作用性质。 性质一 抗病原体及抗肿瘤 药物能够帮助提升免疫细胞杀灭或抑制病原体,使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得到控制。同时,药物也能够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繁殖或破坏肿瘤细胞的作用,达到抑制癌症的目的。 虽然药物能够帮助抗病毒及抗肿瘤,但实际上,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直接杀死任何一种致病的病原体。很多药物扮演着“助攻”的角色,发挥着唤起人体“自我修复”的功能,帮助免疫细胞发挥作用。换句话说,“干掉”病毒的,是我们自身强大的免疫力。 性质二 调节功能 很多疾病会使机体某些功能过度增强或减弱,药物正是通过调整机体原有的生理、生化功能水平,从而达到治病目的。 不论什么药,功能基本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兴奋,另一种是抑制。兴奋指凡能够使机体的生理功能或生化代谢有所增强的作用。比如肾上腺素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继而挽救生命;助消化药,能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帮助增强食欲。相反,凡是使机体的生理功能或生化代谢减弱的作用称为抑制。如安眠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来达到安眠的目的;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中产生的致痛物质前列腺素(PG)的生成,来缓解疼痛。原创图片,请勿盗用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
-
11
-
16
“月亮不睡你不睡,你是秃头小宝贝……”熬夜是我们当代年轻人的标配,但熬夜真的只是让人“头秃”而已吗?事实上没有那么简单! 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就已经将长期熬夜归为了2A类致癌因素,与高温油炸食品同属一类。2017年的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也把荣誉颁给了3位研究“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的美国科学家。其实,关于他们的研究成果,最接地气的解释就是——不要长期熬夜。 什么是长期熬夜? 首先我们来看看,超过几点睡觉算熬夜?从内分泌角度来说,23点后睡觉就算熬夜。由于人体自我修复活动大多在凌晨三点以前进行,因此23点~3点这段时间睡眠质量尤为关键。经常性的超过23点睡觉,就属于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人体生理反应的节奏跟昼夜交替一致,当睡眠不足时,人体就会处于难以恢复的疲劳状态。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身体疲倦状态下会降低人体各方面机能,从而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让机体患上癌症的几率增大。 两项大规模的研究发现,因为工作需要长期熬夜值班的护士,得乳腺癌的概率比睡眠规律的普通女性更高。而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同样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长期熬夜的空姐,得乳腺癌概率也有所提高。原创图片,请勿盗用 经常熬夜能增加风险的癌症类型不仅包括乳腺癌,还包括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肝癌、白血病、淋巴瘤、卵巢癌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癌症类型。同时,研究证明,生物钟紊乱不仅增加患...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
-
11
-
04
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在饭桌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去谁家做客,“酒杯斟满”、“不停夹菜”、“劝趁热吃”都是主人家的常规操作。但科学研究表明,这“三大操作”都是陋习。今天,我们重点说一说“趁热吃”。 先来看一组数据:全球每年食道癌发病人数为57.2万,死亡人数为50.8万。我国食道癌每年发病人数为30.7万,死亡人数为28.3万。食道癌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癌症”之一,几乎一半的发病与死亡人数都在中国。原创图片,请勿盗用 长期“趁热吃”易诱发食道癌! 研究表明,79%以上的食道癌患者都偏爱吃过热的食物[1]。众所周知,我们的食道以黏膜为主,过热的食物进入,会对黏膜造成损伤,严重的可能会有溃疡和水肿的症状。长期进食过热,循环往复地刺激脆弱的食道,无数次的伤害累积在一起,就会有一些细胞发生变异,进而产生癌变的可能,最终引起食道癌。 “趁热吃“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习惯,这一习惯便是导致食道癌高发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曾发布过一项报告警告:长期饮用65℃以上的热饮(茶)有致癌风险[2]!所以,热气腾腾的食物虽然美味,但等到合适的温度吃才是更健康的。原创图片,请勿盗用 长期“趁热吃”还易引发胃癌! 胃是我们主要的消化器官,当过烫的食物进入胃部时,就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胃黏膜反复受到伤害,就容易引发胃溃疡等疾病,增加患癌风险。特别是吃过烫的烧烤类食物、麻辣火锅时,由于这些食物本身就含有可能致癌的物质,就更容易引起胃部细胞的癌变,导致胃癌。原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