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Supervision training
新闻动态 / News 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400-860-2960
微信平台:restembank
邮箱:services@restembiotech.com
Case 企业新闻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 - 11 - 01
在我国,每天有超过1.2万人确诊患癌[1],换言之,平均每分钟就会产生约9位癌症患者,癌症成了越来越多人绕不开的话题。人类从未停止与癌症的“战斗”,从上个世纪主流的放疗、化疗,到后来的靶向治疗,再到当下火热的免疫疗法。癌症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患者生存期也越来越长,但对于这些治疗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今天我们就来浅聊一番。化疗芥子气,竟是癌症化疗药物的前身说起癌症,多数人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词便是“化疗”。确实,化疗是目前癌症治疗中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之一。或许你不知道,世界大战时期臭名昭著的化学武器—芥子气,竟是癌症化疗药物的前身。科学家在对芥子气中毒的士兵进行研究时发现,这种毒物对士兵们的骨髓造成了永久性的损伤,使骨髓无法继续产生血细胞。这一惊人发现振奋了整个科学界,因为癌细胞和血细胞一样,都能快速自我复制,这意味着芥子气是不是有望用于遏制癌症呢?20世纪30年代,有研究者针对这一想法进行了验证,他们从芥子气中提取复合物通过静脉注入到癌症患者体内,患者病情居然得到了缓解!此后,历经无数次尝试,世界上第一种化疗药物——烷化剂终于在1942年面世,直至今日,它还在临床中使用。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的手段,化疗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通过影响癌细胞的DNA、mRNA、蛋白质的合成,或者干扰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来发挥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虽然如今市面上的化疗药物多达上百种,但很多癌症患者仍然十分抗拒化疗,并且认为这是一种“加速死亡”的治疗方式。其实,化疗药物是一种“没有感情”的细胞毒性药物,它不辨“敌我”,无论是癌细胞还是正常细胞,统统实施无差别攻击。这也是为什么患者化疗后会出现脱发、呕吐、乏力等一系列骇人的副作用的原因,因为毛囊细胞、肠道黏膜细胞、皮肤表皮细胞及骨髓细胞等生长快速的细胞会第一时间被化疗药物“波及”。放疗一种被低估了的癌症治疗手段1895年,伦琴发现了X...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 - 10 - 25
说起“强直性脊柱炎”,相信你并不陌生,周杰伦、张嘉译、蔡少芬等多位明星都曾因此病上过热搜。前不久,李宇春在一档节目中,回忆强直性脊柱炎发作时的痛苦经历,“腰部似‘石化’,无法躺平睡觉,出行要靠轮椅帮助……”图片来源:《我的青铜时代》第二季公开报道视频截图在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约0.3%,换句话说,每1000人中就有3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这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且具有一定家族聚集倾向的免疫系统疾病,也被称为“僵尸病”。顾名思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脊柱等部位会逐渐失去灵活性,导致动作僵硬,活动受限,变成“活着的僵尸”。此外,重症患者还可能出现心血管、肺、眼、神经系统等多器官系统损害。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较为隐匿,往往确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致残率很高。强直性脊柱炎致残的极端案例当属2019年报道的永州“折叠人”李华,他的下颌紧贴胸骨,胸骨紧贴耻骨、面部紧贴股骨,弯曲呈180°的他活在世间,却多年不见天日[2]。图片来源:网络公开报道左:患病前的李华,右:患病后的李华,“身高”仅90cm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手段以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为主,虽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难以阻止病情恶化,且对服药者肝、肾、眼部的损伤较大,无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正亟需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曙光!干细胞或成为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理想选择大量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功能,能够用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2015年发表于期刊《免疫学杂志》上的研究论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证实了干细胞移植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有效[3]。参考文献该项研究共招募男女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各5例,并对其进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输注治疗,每间隔4周治疗1次,总疗程4次。在输注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任何不良反应,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疾病相...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 - 10 - 18
比尔·布莱森在其著作《人体简史》中曾提到:人类30亿年进化的结果并不全是好的。例如,进化会让细胞不断变异,加上人类寿命的增长,变异细胞在体内累积,癌症将避无可避……图片来源于摄图网人体是由200多种细胞组成的“细胞王国”,在这个“国家”中,有负责“物资运输”的红细胞,有负责“基础建设”的干细胞,还有负责“安全防卫”的免疫细胞等等。在细胞不断分裂的过程中,难免会冒出一些“叛徒”——癌细胞。癌细胞为何要“叛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权威期刊Science(《科学》)上发文揭示:66%的致癌突变源于DNA复制过程中随机发生的错误,29%致癌突变与环境因素或生活方式有关,而遗传因素仅占5%[1]。所以,癌细胞并非天生的“坏种”,它的“黑化”多数情况是偶然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为癌细胞的产生推波助澜。长期抽烟,饮酒,水果、绿色蔬菜等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过多摄入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制、熏炸、烧烤类食物,饮用“65度以上的热饮”等多种常见不良生活方式,都会导致人体DNA复制出错的概率大大增加,患癌风险激增。癌细胞来势汹汹,“救兵”在哪里?钟南山院士曾表示:人体一天大约会生成 3000~6000多个癌细胞,但绝大多数人却并未得癌。这是因为以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简称NK细胞)为代表的免疫细胞及时替我们杀灭了“叛徒”。NK细胞在人体免疫细胞家族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研究发现:NK细胞在体内游走一周,只需要6分钟,24小时可循环240圈。一个NK细胞在“一生”中可为人体消灭27个癌细胞,被医学界誉为“人体抵抗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第一道防线”、“广谱抗癌细胞”。面对善于“伪装”的癌细胞,NK细胞能实现精准排查,不错过一个漏网之鱼。当下,越来越多的癌症治疗开始尝试NK细胞免疫疗法,如:血液系统肿瘤、神经母...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 - 10 - 13
前不久,朋友小Q在单位的年度体检中被查出“右乳结节”。这一结果,让原本“乐天派”的她瞬间蔫儿了,不停在网上搜索“乳腺结节”、“乳腺癌”等关键词……图片来源于摄图网每年的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今天,让我们借着小Q的案例,为大家答疑解惑,了解乳腺知识,关注乳腺健康。1、什么是乳腺结节?其实,乳腺结节指的不是一种病,而是对乳腺改变这一现象的描述。无论是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乳腺炎、乳腺癌等引起的小肿块,在性质不明确时,原则上都可以被叫做乳腺结节。图片来源于摄图网:性质不明时,原则上都可称乳腺结节绝大多数乳腺结节不会因时间变化而自动消失,一旦发现结节,应该尽快就医,查明病因,但也无需盲目担心,加重病情。2、为什么会得乳腺结节?相信你一定听过“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确实,情绪是引发乳腺结节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乳腺结节还与这些因素相关:1)遗传因素:相关研究表明,乳腺结节的发生有家族遗传倾向;2)内分泌因素:内分泌与乳腺健康密切相关,内分泌失调会造成乳腺结节,甚至是乳腺癌;3)不良生活习惯:长期抽烟、饮酒、熬夜、久坐不动及高糖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增加乳腺结节的发生风险。3、查出乳腺结节,离乳腺癌还有多远?上文提到,结节是一类现象的统称,乳腺结节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恶性的也就是俗称的“乳腺癌”。据世卫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达226万,正式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1]。国内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21年数据表明,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42万,成为了我国女性新发癌症病例数之首[2]。目前乳腺癌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并配合放化疗为主,但其可怕之处在于复发转移。数据显示,乳腺癌复发率约30%,5年内复发转移风险最高[3]。复发转移后的乳腺癌往往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后的5年生存率仅20%,因此,如何预防复发转移...
分享到:
Copyright ©江苏瑞思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大道1463号越旺智慧谷A1幢6楼
国内热线:400-856-9577 I 400-860-2960 
传真:+86 0755-2788 8009
邮编:330520
细胞库官方二维码
细胞库手机网站
官方微信